據調查顯示,金融風暴後,會把零用錢存下的學生,從2%暴增到65%,且在經過校園理財教育宣導後,會規劃消費支出並執行的學生比亦從28%增加到47%,願意記帳的學生更從23%增加到76%,顯示青少年已經有能力學習財務相關知識與個人理財的簡單應用。
花旗基金會與台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針對台灣國中生的價值觀及理財知識與行為調查發現,海嘯後,國中生普遍變得較簡約,雖然他們擁有的平均零用錢從547元增加到633元,希望擁有的零用錢金額卻下降了107元,且會將零用錢存下來的學生巨幅上升到65%,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有5%的人會把零用錢借給同學,借貸行為已經開始在校園出現。
至於零用錢怎麼用,只有28%的學生會規劃並且執行零用錢的用途,44%的受訪學生表示,他們會先想想零用錢該怎麼用,但是不會依此執行,顯示知易行難。
不過,在經過校園理財教育宣導後,會規劃消費支出並執行的學生比亦從28%增加到47%,願意記帳的學生更從23%增加到76%,另願意將零用錢存下的人也從65%增加到73%。
而學生的理財方式則以儲蓄為主,有74%的學生擁有銀行或郵局帳戶,但也有7成的學生會把錢「放在自己知道的地方」或「存在家人那裡」,並不善於使用金融機構以及以儲蓄賺取利息。
但學生對投資理財躍躍欲試,在校園宣導中學習各種理財工具及特性後,有18%的學生想要嘗試共同基金,23%願意買保險,9%的人想買股票,且在了解儲蓄與利息的關係後,願意把錢從「放在自己知道的地方」換到銀行或郵局的學生增加1成。
此外,調查亦發現,只有31%的學生和父母聊天時,會觸及零用錢與理財、消費等話題,但有83%學生的理財資訊主要來自家人下,顯示青少年們隨時在關心父母們相關的行為。且進一步交叉分析也印證了這個現象,當父母對金錢愈有規劃,會為各種支出規劃、擬定預算時,其子女對金錢使用方式則愈有規劃。
基金會建議,父母可以從讓青少年了解家中有關於他們的花費開始,甚至一起討論如何準備未來繼續升學的學費,或一起出遊、吃飯時的預算與費用,或者討論零用錢的使用與內容,藉此更了解國中生的生活、需求與價值觀。
留言列表